再生资源回收重中之重是要找到能够适合市场发展的回收模式。而这其中又涉及不同的再生资源,因品类特点致使回收模式不尽相同。循环经济模式就是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贯彻运用到各个行业生产全流程和物质全生命周期,形成各行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技术范式。
此外,政府在全流程成本核算基础上要优化回收与处理费用补贴,通过市场牵引和价格倒逼机制提高分列效率,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再生资源回收与垃圾分类处理协同发展。
扩展资料:
再生资源回收的重要性
再生资源回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重要抓手。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提出“绿色、循环、低碳”三个发展的统筹和新“四化”建设,为我国低值再生资源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如今仍面临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总体效益较低、行业技术含量有待提升、受政策影响较大等难题。下一步,需要完善法规政策,加强标准体系建设,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赋能,提升行业的数字化水平。
国家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调查员李嘉建强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者并不冲突。三个发展的本质是一致的,都是追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再生金属优势明显
节能减排效益突出
我国要大力发展再生金属循环利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要实行节能减排,降低单位能耗,减少碳排放。再生金属的节能减排效益十分突出。根据有色金属协会和再生金属分会的统计,生产1吨原生铜金属量的综合能耗为1444千克标准煤,而生产再生铜的能耗为390千克煤,节约煤炭1054千克。生产1吨原生铜金属量的水耗为396.5立方米,而生产再生铜的水耗仅为2立方米,节约水资源395立方米。此外,1吨再生铜减少固废排放380吨,减少SO2排放量0.137吨。
与生产原生金属相比,生产1吨再生铝相当于节能3443千克标准煤;生产1吨原生铅节能659千克标准煤。与使用铁矿石相比,使用废钢铁直接炼钢可节约能源60%,其中每用1吨废钢可少用1吨生铁,可节约0.4吨焦炭或1吨左右的原煤,可减少1.7吨精矿粉的消耗,减少4.3吨原矿的开采,减少2.6吨钢铁尾矿渣的排出。
生产成本较低
从生产成本看,再生金属的生产成本同样是大幅低于原生金属的。据统计,再生铜(废铜-电解铜)生产加工成本约为1000元/吨,再生铝(废铝-铝合金)生产加工成本约为400元/吨,再生铅(废铅-铅合金)生产加工成本约为2000元/吨。原生铜(矿山-电解铜)生产加工成本约为4000元/吨,原铝(铝土矿-电解铝)生产加工成本约为14000元/吨,原生铅(矿山-精铅)生产加工成本约为3000元/吨。再生铜、铝、铅的生产加工成本分别仅为原生金属的25%、2.86%和66.7%。
再生铜
中国再生铜行业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中国铜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量规模来看,2013-2019年中国再生铜行业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中国再生铜供应量为330万吨,所占铜供应量的比重为23.3%。其中,国内回收再生铜约为213.5万吨,占再生铜供应量的约为67%.
废钢铁
根据国际回收局的统计数据,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废钢消费国,2019年中国废钢消费量飙升15%至2.16亿吨,而2018年的废钢消费量为1.88亿吨。2019年,中国钢铁业提高了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国钢铁生产中使用的废钢比例攀升至21.7%,大多数转炉钢厂都积极增加废钢的使用量,废钢/粗钢比目前为20.2%。